大数据风控助力金融行业发展 “抱薪者”将迎来春天

日期:2020/1/15 浏览:58455 复制

自2019年9月以来,大数据风控行业迎来史上最严的查处,多家企业相继被查,一时间,整个大数据风控行业风声鹤唳,从业者人人自危。11月,大数据风控行业打击再升级,企业及从业者纷纷转型,行业陷入生死劫。不少行业人士表示,相关部门再不出手,大数据行业行业即将覆灭。行业出问题主要原因是相关立法不完善,问题界定不明确,呼吁相关部门加强相关立法。

值得庆幸的是,近日相关部门已注意到这一问题,并给出治理指示。在日前举行的全国人大常委会上,法工委发言人岳仲明表示,中国明年将制定个人信息保护法、数据安全法等。

这些消息传来,整个大数据行业为之振奋。不少行业人士表示,随着监管的态度逐渐明朗,相关立法提上议程,仿佛在茫茫雪原中显现出一条清晰的道路,为“抱薪者”指明了方向,让行业发展出现新的转机。

普惠金融道阻且长 大数据风控一路护航

近年来,普惠金融越发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也得到了市场主体和社会大众的广泛关注。

普惠金融,是指立足机会平等要求和商业可持续原则,以可负担的成本为有金融服务需求的社会各阶层和群体提供适当、有效的金融服务。普惠金融有利于促进金融业可持续均衡发展,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助推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升级,增进社会公平和社会和谐。

然而,在刚刚开始推行普惠金融时,商业银行的积极性不高。究其根本原因是我国的信用体系尚不完善,银行缺乏提供服务的能力。根据官方公布的数据得知,目前央行征信系统已收录9.9亿自然人、2591万户企业和其他组织的有关信息,但仍有约4.6亿自然人没有信贷记录,这其中就包括绝大部分的小微企业和“三农”群体(普惠金融的主要服务对象)。再往前几年,征信系统覆盖的人数就更少了。

“初期不是我们主观不愿意推行普惠金融,是客观的真的没有能力。没有征信数据就没法对信用进行评估,不仅无法防范欺诈、对偿还能力也无法评估,贷款风险就无法控制,贸然放款是对存款客户的不负责任。”一位商业银行风控部门工作人员说,“后来大数据风控系统出现,可综合利用征信数据和其他数据进行智能决策,可以有效防范欺诈和进行信用评估。经过试用效果很好,我们才把普惠金融业务全面推行起来了。”

他介绍的是银行业的普遍现象。传统风控高度依存征信数据,征信数据匮乏的信贷市场仿佛就是一片沼泽地,银行稍有不慎就会陷入其中。大数据智能风控的出现,为银行提供了新工具,能够辨别风险、明智决策。

以同盾科技为代表的智能风控企业,综合运用分布式计算、实时计算、数据挖掘、机器学习建模、复杂网络等多种先进的技术,在反欺诈、信贷风控、智能运营等业务场景中提供基于智能算法模型的智能决策产品与服务。依托大数据风控,非结构化数据可替代传统的用户替代画像,金融机构就可以实现对客户风险状况的有效把握,提升合规风险管控,从而有能力服务小微企业和中低收入人群,普惠金融才得以推行开来。

央行与银保监会发布的《2019年中国普惠金融发展报告》提到,积极引导各类机构借助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降低运营成本。这是监管层面对大数据在普惠金融中所发挥作用的肯定。

助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有效打击金融黑产

改革开放40年来,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成为国家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升和创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手段。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主体包括公共信用体系、企业信用体系和个人信用体系,而个人信用体系中很重要的就是个人征信体系。

征信机构无法有效覆盖全部人群,因为缺乏征信数据,这些群体又无法从金融机构获取信贷服务,无法产生个人金融数据并进入征信体系。大数据风控在银行业推行开后,很多传统征信机构无法覆盖的个人或中小微企业,得到了从银行获取第一次信贷支持的机会,不仅获得了生活经营所需的资金,更获得了纳入央行征信数据库的机会,拥有了信用评估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讲,像同盾科技这样的大数据智能风控企业,助推了社会整体的信用体系建设。

在信用体系建设的过程中,还有有令金融行业头疼的顽疾——“黑产”,个人“老赖”或诈骗团伙的恶意欺诈,给金融机构展业造成巨大障碍,资产风险大大提高。

面对“黑产”,大数据智能风控的优势更加凸显。以同盾科技为例,在事前阶段、事中阶段、事后阶段,不仅能监控系统风险点,更能有效拦截暴力破解、撞库攻击和爬虫爬取敏感信息的行为,并对黑产团伙进行关联识别,可以有效地发现和遏制“黑产”团伙攻击。

据悉,现在同盾每天欺诈情报监测预警超过100万次,日均拦截IP代理行为超过150万次,帮助各类机构保护账户及交易安全超过200亿次,累计为全社会守护了万亿元资金的安全。

多年来,同盾科技切实承担起一家民营企业责任和使命,为降低社会欺诈犯罪、国家金融行业风险控制作出积极贡献。

大数据智能风控需正名 监管不会让“抱薪者”受冻

很多从业者认为,受累于新金融发展中出现的乱象,大数据行业在当下被“污名化”了。

不实信息传播引发了社会大众对大数据风控行业的误解,误以为相关业务均为违法;另一方面,监管对大数据风控行业的监管全面收紧,出现持牌机构迫于压力中断合作的情况。

据一个长期研究金融科技的专家透露:“目前,很多银行,尤其是中小银行都很非常依赖大数据风控公司,如果一刀切,过度打击,很有可能引发金融系统性风险,目前在消费信贷业务的共债风险已经显现出来,值得监管层关注。”

一名从业者表示,“大数据风控不是简单的数据采集和倒卖,而是利用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构建模型进行智能分析和决策。想要让普通用户理解大数据智能风控的真正含义很难,有时候解释也是徒劳。”他认为同盾科技是被无辜波及了,“大数据风控对技术创新能力要求很高。”

有商业银行的高管表示,“至于有极端声音要求停用大数据技术,更是不可能的事情。大数据风控已是既成的金融展业方式,放弃高效方式回归低效的传统方式,几乎不可能。如果真有机构放弃了大数据风控,只会导致恶意欺诈上升、贷后逾期上升,不仅会增加成本甚至会产生巨大的损失。”

不过行业人士也表示,因为缺乏明确的监管法律法规,从业者始终无法界定清楚业务边界,即使在开展业务时非常小心谨慎,还是会发生纠纷或者投诉的情况,这时与监管沟通也会不便,这是目前行业遇到的最大问题。

监管其实从未限制大数据智能风控的发展和运用,相反是持鼓励的态度。在2019年8月份,中国人民银行发布《金融科技(FinTech)发展规划(2019—2021年)》,明确了金融业务进行安全风险防范的重要性,指出要完善金融业务风险防控体系,运用数据挖掘、机器学习等技术优化风险防控数据指标、分析模型,精准刻画客户风险特征,有效甄别高风险交易,提高金融业务风险识别和处置的准确性。健全风险监测预警和早期干预机制,合理构建动态风险计量评分体系、制定分级分类风控规则,将智能风控嵌入业务流程,实现可疑交易自动化拦截与风险应急处置,提升风险防控的及时性。

监管鼓励大数据智能风控的发展。新政策之下,行业将更加规范有序,大数据风控公司“被误伤”问题也会得到缓解,像同盾科技这样踏实开展业务、助力金融行业发展的“抱薪者”不会一直“受冻”。未来,个人信息保护法、数据安全法的制订,将为行业明确边界和道路,“抱薪者”也将迎来春天。




新闻资讯
  • 大数据风控正处在黎明前夜 合规发展可期2020-01-15
  • 国美金融依托大数据风控 金融科技助力普惠金融发展2020-01-15
  • 河南省人大代表李云峰:建议拓宽小额贷款公司业务范围2020-01-15
  • 永宁粮食银行让农业综合服务多业态发展2020-01-15
  • 利息要纳税你知道吗?有代表建议完善民间借贷利息所得税的追缴2020-01-15

  • 申请试用和报价


    截止目前已有人成功提交!




    电话咨询 申请试用和报价
        快速联系
      手机验证 ×
      短信验证码已经发送至
      您可以拨打:17626035999或微信快速联系我们! ×


      手机扫一扫即可拨打电话

      微信扫一扫添加好友